煤炭专家李学刚分析认为,近期环渤海地区主要资源腹地――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等地煤炭出矿价格的小幅度回落。
预计陕西未来能源煤制油项目为公司带来业绩的时日尚早。与陕西延长石油集团合作,在榆林建设煤制油项目,对于兖州煤业来说,意义深远。
截至目前,除了兖矿集团正在开发的煤制油项目将吸收兖州煤业参与投资,共同开发这一承诺外,其他股改特别承诺事项均已履行完毕。兖州煤业称,此举有利于公司拓展附加值高的煤炭深加工业务、增加后备煤炭资源储备。陕北榆林市富含煤炭,从榆林一路向北,到神木、店塔和大柳塔,再跨过乌兰木伦河到内蒙古上湾、到鄂尔多斯市,这条200多公里长的狭长地带被誉为中国的能源走廊。榆林被冠以中国科威特之称。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是国内拥有石油和天然气勘探开发资质的四家企业之一,隶属于陕西省政府,为全国能源化工企业第一阵营。
新公司将主要负责在陕西省投资的煤制油项目和金鸡滩煤矿的筹备开发工作。金鸡滩煤矿是煤制油项目的配套煤矿,设计建设规模为800万吨/年,设计资源量13.43亿吨,可采储量10.10亿吨。其中经营煤炭批发的企业共有22家,零售69家,型煤加工13家
岳阳市现有煤炭经营企业共104家,其中市区55家(包括岳阳楼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岳阳县14家,平江县1家,华容县7家,湘阴县1家,汨罗市1家,云溪区11家,临湘市5家,君山区4家。4、无证经营企业多,管理你那度大。由于以上问题的存在,对严格控制我市市场准入及维护我市煤炭市场经营秩序带来了一定困难。其中经营煤炭批发的企业共有22家,零售69家,型煤加工13家。
目前全市各市区县煤炭经营企业的分布与该地区的经济发展仍存在一定的差距,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经营企业场地小,设施差唐山钢铁、港口业发达、国家将装备制造业纳入产业振兴规划以及开滦自身的装备制造优势,都为开滦集团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产业提供了强大的支持和可行性。
深部开采试验室改造工程完工,建立研究试验系统经过努力,开滦集团在唐山本部、蔚州和兴隆等老矿区三下压煤、薄煤层、矿区深部及周边资源中可增加年产量318.5万吨,相当于新增一座大型主力矿井。目前开滦的煤化工产业已有4项技术申报了国家专利,13个子项目成为河北省培育的重点产业支撑项目。到2007年,开滦在国内企业500强排名已经比5年前的2002年下降了30个位次,在煤炭企业排名中也滑落到了第14名。所谓的内挖,就是内部挖潜,在唐山等老区围绕薄煤层开采、深部资源开发进行技术攻关、资源挖潜,延长老矿区开采寿命、稳定总部经济。
跨越三个世纪的开滦,积淀了丰厚的矿业文化,开创了近代中国工业发展史上诸多第一。2010年,企业利税完成42亿元,同比增长53.95%,比十五末增长741.82%。开滦集团转型发展的成果,归结到数字上应该更加直观:从2008年到2010年的三年中,在全国企业500强排名中,开滦前移188位,成为全国500强中位次提升最高的企业。这是开滦对待节能环保的基本态度和认识。
按照内挖外扩的发展思路,开滦集团的煤炭产业已从单区域挖潜型发展模式转向以总部经济为基础的多区域发展模式。然而,从新世纪开始,开滦在国内500强企业和煤炭企业排名位次出现了逐年下滑的趋势。
省长陈全国在开滦考察时说,看到开滦集团一个包袱很重的老企业焕发出新的生机,煤炭在整个企业销售中占的比率降到四分之一,搞现代物流、搞文化产业,转型之路走得很健康,很了不起。先后荣获全国博物馆十大精品陈列最佳综合效益奖河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中国环境艺术奖等称号,成为了开滦乃至唐山城市建设的一张靓丽名片。
从这一年起,转型开始在开滦的发展中发力。转型发展带来的巨大变化,一个崭新的开滦出现在人们面前。所谓外扩,就是利用自身优势,走出去寻找资源,增强发展后劲。同时,一批实体项目也相继成功运行:组建开滦(香港)国际贸易公司,开辟直接从印尼、俄罗斯、美国等区域的煤炭进口业务,扩大国际物流贸易规模。2010年开滦集团原煤产量突破6000万吨,同比增长50.50%,比十五末增长118.80%。矿井水、煤矸石、瓦斯、焦炉煤气等废弃物,无论堆放还是排入市政管网,都会产生大量排污费用但开滦集团却将它拓展为废弃物综合利用产业链,初步形成了节能减排产业格局。
在省外,开滦加快外埠资源整合并购步伐,在内蒙古、新疆、山西、甘肃等多省份取得实质性进展。煤化工产业剩余焦炉煤气全部综合利用,年产值近10亿元。
通过上下游产业对接,拉长煤基产业链条,形成循环经济的科学发展模式。在省内,开滦集团积极推进地方煤矿整合,唐山、承德、张家口地区共确定104家试点和非试点地方煤矿,截至目前,已与70多家签订托管或临时托管协议,部分地方煤矿的整合已经完成或启动。
这时的开滦,已经129岁。文化产业转型发展的新亮点开滦始建于1878年,至今已有133年的历史。
在此基础上,依托信息化建设,逐步形成并强化了煤路港航一体化网络优势,有效降低了物流运营成本,提高了综合服务水平。截至十一五末,开滦集团累计获得煤炭资源量达到167亿多吨,建成了分布在河北、内蒙古、山西、新疆、加拿大的五大区域七大基地,形成了以唐山总部经济为龙头的多区域煤炭产业发展格局。节能环保产业转型发展的新成果近日,全国煤炭行业规模最大的水源热泵项目在开滦集团东欢坨矿成功投入试运行。自主研发的M15车用甲醇汽油企业标准成功通过审查并确定为河北省标准,年产6万吨聚甲醛新材料项目签署技术引进协议,在新能源、新材料方面取得了突破,为开滦煤化工产业占领产业高端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唐山区域现有的煤炭可采储量大幅减少,而其中建筑物、水体、铁路三下压煤就占到76.7%,开滦集团的大本营唐山矿区实际可采储量一度下降到不足10亿吨。开滦物流已经成为国家5A级综合服务物流企业,河北省的物流领军企业,中国煤炭物流领军企业。
别人当任务,我们当产业。要使内部潜力被释放,背后需要的是技术上的创新与进步:薄煤层综采技术得到全面推广应用。
按照这个思路,以煤炭产业为基础,大力发展煤化工、现代物流、装备制造、文化旅游与房地产、节能环保五大产业的一基五线产业格局勾画出了百年开滦实现新发展的宏伟蓝图。开滦典型稀有的历史文化,为调整转型,发展文化产业提供了独有的基础条件。
2010年,开滦集团的营业收入比十一五末的2005年增长754.22%。整合重组河北汽车集团,成立河北省国和汽车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汽车贸易物流实现快速发展,全年实现收入60亿元,同比翻一番多。开滦博物馆自2009年9月正式开馆至今,已接待4位党和国家领导人,社会各界参观者5万余人。总储备量达3000万吨焦煤的京唐港储配煤基地、5000万吨国家级的曹妃甸储配煤基地都已开工建设。
如何转型?开滦的决策者们非常清楚:开滦是典型的、传统的煤炭企业,转型发展不是否定传统产业,而是立足煤、跳出煤、延伸煤,发挥和利用自身的比较优势,通过对传统产业的优化重组、对替代产业和新兴产业的培育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发展方式的转变。这一年,开滦企业发展战略进行了重大调整,转型发展成为了企业发展的主线。
2010年,借助平台优势,开滦物流产业不断扩大产业规模,拓展业务范围,各大物流业务板块实现了蓬勃发展,全年物流收入达493亿元,是2007年的14倍还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现在,开滦集团已治理土地19063亩作为搬迁和养殖用地。
其中,煤矸石产业,初步形成了采煤-产生矸石-矸石综合利用(发电、建材材料、充填材料)产业链,煤矸石年产出量800万吨,全部利用,制砖年创效益3024万元。在煤炭专业物流领域,开滦物流立足客户对不同煤炭品种的多层次、个性化需求,依托供应链联盟,通过建设储配煤体系,实施数字化配煤,提供标准化产品,建设现代市场交易平台,加快推进煤炭市场化和国际、国内市场一体化进程。